booking.com:product owner面試經驗分享 (PO Interview at booking.com) -3

接續在“booking.com:product owner面試經驗分享(中)”的F2F面試紀錄,這裏從到荷蘭現場面試的第二關說起。

第二關的面試官,由於屬於不同部門、做的事情也差別比較大,我想,目的不是在檢驗我的專業能力,可能偏重溝通協調能力多些。一開始也是請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工作背景、簡報了我準備的作業。接著,並沒有多問裡面的內容,開始詢問如果今天我的策略要上線,但是跟他們的策略資源剛好有衝突的話,我會怎麼解決。我說了我過往經歷過幾種資源問題、面對這些不同type問題的處理方法,也讓他們說說他們平常都是怎麼處理的,但是看來兩位面試官好像很糾結這個問題,貌似平常可能深受其害吧,所以當下我不太瞭解怎麼去給他們建議。最後為了收尾,我只好分享不同公司有不同公司處理資源衝突的方法,大多東方企業這樣做、西方企業可能這樣做等。

這關面試最後雖然一直鬼打牆,但是時間還是準準用滿了一小時。可以感覺到他們一結束面試就在會議室外跟上一關的面試官窸窸窣窣討論著,隔著玻璃實在聽不清楚他們說了些什麼。不過,很清楚地,我第一關表現地比第二關好,因為第二關我感覺我沒有catch到他們心中理想的回答。

第三關是人資,這次終於是全程中文了,輕鬆不少。大體上該聊的都聊了,所以人資就是發給我一疊準備好的文宣還有關於relocate的說明,包含幾個住宅區的租屋水平、保險涵蓋範圍跟保費、寵物跟行李的搬運規定、技術移民的條件等。剩下就是開始聊在荷蘭工作的感覺、幾個面試官人怎麼樣、公司的福利,還有我的職涯發展規劃、期望薪資、最快何時可以on board。這之中有的是她說、有的是我發問,所以就真的是「閒聊」。等時間差不多了以後,就是大概看一下環境,然後跟我說DF下午在開會,可能我隔天還要再來一趟。我留了我當地的手機號碼給她,跟她說隨時跟我確認時間。
第四關是DF,不確定DF在他們公司的定義是什麼,但就他自我介紹和說明組織層級時的內容表示,基本上就是chief或是head之類的了。是一個很高的荷蘭男性,一進門就要求靠白板那邊的位子,站著就開始娓娓地介紹公司組織還有母公司,搞得我也戰戰兢兢不敢坐下。介紹完之後就考了幾個蠻有趣的題目,比較奇妙的是,這些問題基本都不困難,他自己心裡都有答案,要求的答案也不詳細,可能只是想要測試看看這人基本的sense如何吧。先是問,怎麼樣提高轉化率(convergence),再來是一個反其道而行的延伸問題,怎麼把在mobile app上的轉化率降到零。

很可惜在一開始,四個答案我提出來的順序並不完美。透過自己提出答案的過程,我也了解到自己的強項與弱項在哪裡,更不用說對方了。雖然有點不甘心自己當下的表現,但還是很感激有這樣一個機會了解自己。面對延伸問題的時候,我開始適應他問題與答案的邏輯,比較不會深思熟慮或想得很複雜,開始用比較簡單扼要、概念性的答覆來做回答,所以也終於答得比較順暢一些。

最後我的提問是:
1. 他如何在這麼快速變遷的網路世界,去權衡他的下屬每個人對特定topic的深度與不同topic的廣度,如何才能盡量讓自己與網路世界同步,而不是天天庸庸碌碌,等發現自己脫節以後才有感。
2. 他自己怎麼去衡量什麼樣的人適合他們公司或他的團隊,他覺得他自己的管理風格是什麼樣子、自己喜歡用什麼方式與人合作。
3. 公司策略相關,對方依舊表示為機密不方便透露。還開玩笑說如果我走出去,改天去Expedia面試告訴他們怎麼辦(笑)。看來這方面他們是很在意的。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關我表現出的是business sense比較缺乏、校正與反應能力還可以。偏偏在e-commerce的行業裡,生意直覺是需要非常敏感的,就像要能嗅出客戶口袋裡的錢藏在哪裡、有多少願意掏出來給你,所以自己也感覺到不是那麼的match。

一般來說面試到這關已經告一段落,他們也立刻召開了簡單的review會議。我想,面試結果跟我自己感受、預期的應該不會差太多,可能我的專業能力足夠,但是畢竟過往從事的行業還是比較不一樣,對於大老遠雇用我來,可能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我能不能快速適應這個行業、對於生意直覺的培養等。只是,由於第一關我的表現,讓他們不想放棄,所以人資又電話通知其他部門還想找我聊聊,看看是不是新開一個職缺讓我做我最擅長的search specialist。

第五關是打算開闢這個新職缺的hiring manager還有product owner。面試主要討論的內容是介紹這個職缺的需求與目的,他們表示之前有開過這樣的職缺,但是hire來的人表現不合預期,所以一直都還不確定到底需不需要這樣的role在公司裡。不過聽到同事描述我的專長跟背景很有興趣當面瞭解一下。再來是一個case,如果今天要build一個新的排序或推薦系統的話,我會怎麼做。當場就直接在a4白紙上塗塗改改,很像自己在實作一個體系,因為沒有準備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所以一開始還是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有順利提案。

雖然,我自己還是比較想當產品經理(product owner),最後這個職位並不是我原本所預期的。也知道,大概是原本應聘的職位沒什麼機會了,所以人資才又轉到另一個部門需求方來看看。不過,難得來面試一趟,多跑幾次交流交流也算是學習呀,還是盡量把自己專業的一面表現出來。不意外地,在整個旅程結束的一週後,我收到了感謝函,後來也收到完整的面試總結,總結公司對我面試的評價與看法,還有最後決定沒有錄取的原因。整體流程我覺得都還蠻連貫、蠻用心的。


(全文完)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Flags of 2023 - 年度目標

EMLYON

想做的事有靈感了